健康報報 |
認識基因改造食品 大有國小營養師 陳珮菁 我們常常聽到非基因改造食品,那什麼是『基因改造食品』呢? 『基因改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 ,是一種使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將遺傳物質DNA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的體內,產生生物體基因之改變,所製造出的食品。現有的基因重組技術所能達成之改良特性有:增加生長速度、改良營養價值、抗蟲、抗病、耐除草劑、耐低溫、延長保存期限、耐運送或利於加工等。例如:香甜的玉米容易受到蟲害,除了用農藥來防治之外,也可利用基因轉殖技術,把「遺傳物質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的現象。」如此一來,玉米就會表現出原本沒有的特性而具有抗蟲害的功能。 基因改造食品在市面上呈現的方式有以下三大類: (一) 食品本身含有新基因,如含抗除草劑農藥基因的大豆。 (二) 加工食品成分含有新基因,如基因改造大豆作出的豆腐。 (三) 純化精製的食品如大豆油,其原料雖為基因改造大豆,純化精製後卻不含有新基因。 台灣市面上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有大豆、玉米和它們的加工製品,例如:沙拉油、醬油、豆漿、豆干、豆腐等各種黃豆製品,以及玉米油、玉米片、麵包、糕點等,各種含有玉米成份的製品都可能含有基因改造成份。我國的基因改造大豆、玉米百分之一百是由國外輸入,主要是美國。根據農委會的非正式估計,國內目前進口的大豆有五成為基因改造,進口的玉米則有三成。 但是由於生物科技是近年來才應用在食物生產方面,而人們對基因改造食品是否會引起過敏仍有疑慮,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均指出,相比於傳統食物生產方法,使用基因轉殖生物科技對食物的安全性並無疑慮。為了安全起見,所有基因改造食品均須接受嚴格的安全評估,才可在市面出售。過敏原是基因改造食品安全評估的重要審核項目之一,各國皆都是如此。到目前為止,所有在國外經過審核評估的基因改造食品,並沒有發現會引起過敏的現象。 目前在國際市場上販售的基因改造食品都已通過風險評估,因此不大可能對人類健康帶來風險,也沒有證據顯示基因改造食品在其批准出售的國家引起食品安全問題。唯一確定的是:基因改造食品對人體健康「沒有立即的危險」。 然而這仍存在著極大的灰色地帶:基因改造食品潛在危險可能來自~ (一) 基因轉殖過程本身; (二) 基因食品是有害的; (三) 以基因食品為飼料的動物,經食用後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科學尚未能為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給予明確的解答時,讓消費者有「知」的權利是相關單位唯一能做的事。也因此,全球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標示」都採取了具體措施與要求,務必讓消費者在「被告知」的情形下「自行選擇」是否採用基因改造食品。 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標示,目前包括歐盟、英國、日本、紐西蘭政府,以及美國民間團體對此都採取具體措施與要求。衛生署管理基因改造食品產品之標示,係採取強制及自願標示並行之制度,凡超過5%非刻意混雜容許量之基因改造食品必須依照「基因改造食品標示辦法」予以明顯標示,凡是產品含有基改玉米或大豆的成分超過5 %,就必須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但醬油、黃豆油(沙拉油)、玉米油、玉米糖漿、玉米澱粉等產品可以免標示。 下次在購買相關產品前,檢視食品標示的時候,對於基因改造食品或非基因改造食品的選擇,可以有更多的考慮。 資料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基因改造食品資訊網 |